小球行不行? - Celtics 上半季分析

上個球季明星賽開打時塞爾提克只有20勝31敗,但明星賽後有20勝11敗的佳績,最後以東區第七為搶進季後賽。這一季的塞爾提克一直穩定的保持在季後賽的競爭圈裡,但出乎意料之外的,塞爾提克居然以一場勝差領先了上一季的東區例行賽龍頭亞特蘭大老鷹隊,以獨居東區第三結束了上半球季。

從一月二十二日開始塞爾提克開始一路挺進,在明星賽前的十二場比賽裡贏了十場,靠著一波五連勝與一波四連勝,讓一度被擠出東區前八強的塞爾提克能以32勝23敗的成績結束了上半球季,是四支贏得30勝的東區球隊之一。

請繼續往下閱讀


塞爾提克為什麼能有此佳績呢?一部份的原因與對手強度有關,這一段期間裡的對手中只有公牛隊、快艇隊與騎士隊三隊是季後賽球隊,另外活塞隊以五成勝率居東區第九,但塞爾提克在這四場比賽全部獲勝,其中對騎士隊還是最後一擊的逆轉秀。其餘的對手中七六人隊一直是聯盟的爐主,金塊隊與國王隊都在西區後段班,東區巫師隊、魔術隊(兩場)、尼克隊都是近期從東區季後賽爭逐行列中逐漸退出的球隊,而除了魔術隊外,另一支讓塞爾提克吞敗的隊伍公鹿隊則是從開季就一直與季後賽有段遙遠的距離,遠不如上季東區老八的水準。

在這不斷贏球的一個月裡,一直有國外的網站試圖分析塞爾提克贏球的關鍵,最常出現的原因是塞爾提克的防守。這不難理解,因為將勝利歸功於防守幾乎是本能性的反應,特別是在看球時特別容易陷入好的防守導致勝利的錯覺。特別是這些網站在塞爾提克在那一波4勝8敗的低潮時也將塞爾提克輸球的原因歸罪到小球導致的防守衰退,兩者間的差距更造成了防守變化的「錯覺」。

為什麼說是錯覺?在一月二十一日時CelticsBlog發出了一篇文章,裡面提到塞爾提克在過去四場比賽的DEFRTG因為啟用小球陣容而下降為聯盟第八的101.5,做為塞爾提克戰績下滑的佐證,但光是看聯盟第八的這個排名與101.5的數字就不難理解作者為了自圓其說而硬找數據來湊數的意圖。

請繼續往下閱讀

特別是那個時間點正是塞爾提克要展開這一波連勝的起點,而塞爾提克的小球戰術從那個時間點開始也從來沒有少過,因此當二月五日CelticsBlog又以防守為標題來談這一波連勝時也就不太讓人意外。當然,在這個數據當頭的年代,作者也不免俗的認真的找了些數據,同樣是OFFRTG與DEFRTG,同時很認真的解說了塞爾提克的防守從連敗時的103.6大幅進步到了連勝時的99.3,減少了4.3,同時也提到了連敗時的OFFRTG為100.3,但卻刻意忽略了在連勝時的OFFRTG高達107.7的事實。



也就是說塞爾提克在一月十三日到二月三日間的NETRTG高達+8.4,OFFRTG兩相比較為+7.4,兩個時期的NETRTG差則為+11.7。塞爾提克的防守數據有進化,但真正改變戰局的卻是塞爾提克的進攻效率提升。

事實上,如果有一直關心塞爾提克的數據變化,塞爾提克的DFFRTG一直在聯盟的前半,但OFFRTG則起伏極大,最糟的時候可以在短期間跌到聯盟底部。例如在四連敗時的OFFRTG為98.0,排聯盟倒數第七位,而DFFRTG為104.4,幾乎可以說是這個球季最糟糕的時刻,聯盟排名為第十六位,剛好在聯盟後段的第一位。

請繼續往下閱讀

問題在那裡其實已經清晰可見。



我們來看看上半季的一些數據。這裡以David Lee的停賽做為球季的分切點,也是塞爾提克小球戰術的明確分隔線。在David Lee停賽後的OFFRTG為109.4,這高居同時間裡聯盟的第九位,但防守方的DEFRTG也向上增為102.9,這在同期裡語溜馬隊並列第九,NETRTG為聯盟第六位的6.5。

單純就進階數據來看,這段期間裡塞爾提克幾乎各項數據都向上提升,特別是投籃的準度的提升最為明顯,而且儘管球員各自有起伏,但塞爾提克都會有另一個球員挺身而出來填補空間,整體戰力的提升加上一直穩定的控衛Thomas,讓塞爾提克可以與其他球隊做抗衡。
而塞爾提克最重是的PACE數據則從100.85略為增加到102.25,不過在聯盟中的排名依舊維持在第三位不變,在聯盟裡只有勇士隊與國王隊有比塞爾提克更高的PACE,但差距極為有限。



但如果透過傳統的數據來看,也許會有完全不同的感覺,也許更能夠解釋所謂的防守退化的問題,因為在拿掉進階數據的糖衣後,很多數據是相當怵目驚心的。在這段期間裡塞爾提克每場可以攻下112.9分,與雷霆隊並列聯盟第二,僅次於勇士隊。但同時塞爾提克的失分也高達106.6分,在聯盟裡排名倒數第九,這跟排在聯盟中段的勇士隊的104.6分或是雷霆隊的103.4分都有段不小的差距,這幾乎說明了塞爾提克與真正一流的小球球隊或是快節奏球隊的差距,也是塞爾提克在發展小球戰術時必須要注意的一點。

請繼續往下閱讀



Ads by



如果就投籃的命中率來看,塞爾提課在增加小球比重後,對手的投籃命中率有所提升。但儘管對手的整體投籃命中率增加了2.2%,但塞爾提克的排名只從聯盟第四位微幅下滑到第九名,三分球也是類似的趨勢,從第三位退步到第八名。

但反觀塞爾提克本身的命中率,三分球由原本的32.0%提升到37.4%,這是由聯盟第二十七位大幅竄升到第八位,而總命中率由43.0%提升到46.1%,是由第二十四位提升到第十四位,這讓我們的單場得分由聯盟第九位提升到第二位。

換句話說,塞爾提克利用小球戰術犧牲了部份的防守,但換來的是更高效率的進攻,而這樣的取捨反映在明星賽前一個月的戰績之上。

David Lee

塞爾提克在上半季最後階段的改變在早前Isaiah Thomas - 終獲聯盟認證的All-Star已經有約略的討論,Thomas的績效轉變是塞爾提克連勝的重要因素。接下來,我們要討論的是另一個重要的因素,也就是小球,而要討論小球戰術,就不能不先談Thomas文章裡帶到的另一個人物 - David Lee。



▲ David Lee極可能褪下綠衫(Zimbio/Maddie Meyer/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請繼續往下閱讀

也許一周後David Lee就再也不會出現在球員名單上,但無可否認的,David Lee都是塞爾提克這兩年半以來唯一擁有的一位禁區明星球員,無論你喜不喜歡他,都有必要做一番檢視,來看看這一次註定是失敗的實驗。

塞爾提克的小球時間增加並不是起於這波連勝,早一月初連敗給湖人隊與籃網隊時總教練Brad Stevens就提到要增加小球陣容的時間,但一開始的試驗並不理想。試驗開始前三場的結果非常不理想,因為塞爾提克從五呎內一路到三分線外的命中率都依然維持相當低迷,特別是少了Avery Bradley之後的三分外線更是低得嚇人。

增加小球戰術之餘,塞爾提克另一個改變是減少暑假交易而來的大前鋒David Lee的出場時間,除了本身受傷缺陣外,教練團也開始有針對David Lee而來的時數刪減。

其實在開季分析裡點出的問題似乎就已經預言了塞爾提克本季的長人與David Lee的失敗命運。從開季到現在塞爾提克的進攻設計一直不利於長人應該沒有太多的爭議,而原本自傲的禁區深度也一如預期的沒有成為塞爾提克的優勢,反而因為大家分食出場時間,在David Lee開砲其他球員如Jae Crowder附和下成為亂源。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在David Lee本身上,一如預期的,雖然降為替補但隨著球季進行Lee開季低迷的數據也漸漸有回升,只是跟他預期的球隊主力前場有明顯的落差,於是他找上總教練Stevens討論如何能夠增加出賽時間,但在刻意運作下被媒體大肆報導,讓David Lee成了塞爾提克不穩定的戰績的代罪羔羊。

許多人認為David Lee的身手已經大不如前,但在我的觀察裡卻並非那麼簡單。如果單論單打的能力與效率,David Lee還保有一定的身手,甚至比拙於低位進攻的塞爾提克隊友還好上一些。特別是開季分析中就提過的在罰球圈附近接球後往禁區突破的各種得分方式,隨著球季慢慢的都出籠,也讓他的數據都明顯提升。

如果只看他出賽時間超過十五分鐘的比賽,在平均18分28秒的出賽裡David Lee的平均數據是9.5分、5.4籃板、2.3助攻與49.04%的投籃命中率。這個數據除了得分略低於Kelly Olynyk的10.1分外,籃板、助攻與投籃命中率都是David Lee勝出。
如果我們再把這個數據換成三十六分鐘為基礎,則是18.4分、10.5籃板與4.5助攻,即使把不滿15分鐘的比賽一起納入換算,David Lee的16.4分、10.0籃板與4.1助攻裡除了得分外都要優於另一個主力中前鋒Jared Sullinger,這還沒考慮到Sully悲慘的43.2%的命中率。

事實上,不論從數據或是場上的表現,不是David Lee有明顯的大幅退化,而是如開季分析所說的「是否真的適合塞爾提克的進攻體系」這一點上出了毛病。需要大量持球攻擊籃框才能發揮效率的David Lee與以後衛為主導,長人主要在肘部接應後做P&R或是P&P的進攻體系隔隔不入。David Lee的中距離跳投在生涯的每個階段裡都是一場悲劇,而他也從來都不是一個好的空手走位的球員,在缺乏這兩項技能下,David Lee在場上就呈現出不在完全不在球隊進攻狀況內的結果。

請繼續往下閱讀

Ads by

當David Lee持球單打進攻時沒有隊友在外圍做接應(接應的外圍隊友也投不進就是),也沒有隊友幫他清空禁區,讓他時常是一個人在人堆中做頁,都導致他的績效不如過往,這也造成不在戰術內的他越想表現就與球隊、隊友距離就更為遙遠,最後在加上媒體的風向,讓他更急於表現卻造成投籃過於急躁,最後才出現了他在一月十日最後一次出賽時雖然打了十五分鐘,卻只有出手12次命中2球的悲慘命中率。

但如果你仔細回頭去看球賽,那十二次出手明顯有問題的不多,只是經過媒體的操作跟自己那一段時間的操之過急後給人的刻板印象太深,讓他成了眾矢之的。在那場比賽後的臉書觀賽感想裡我留下了這樣的評語:「在沒看球前,心裡的問號是David Lee在搞什麼鬼?投12中2也在投,但看完,幾乎找不到哪一球是不該出手的,沒有中距離的濫射,大部分都是在禁區的硬碰硬出手,或是第二波,出手機會不是大問題。唯一比較可爭議的就是拿球帶球往禁區時被,應該是Barnes,一整個扒掉吧。不過其它幾球,一個很明顯的防礙中籃沒吹,幾次在籃下補球兩三個人衝上來防守,亂拳之下一次都沒吹只能說是見到鬼。」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這場比賽是塞爾提克上半球季的分界點,因為,從這場比賽之後,David Lee就再也沒上場過。即使是大比數的比賽中總教練Brad Stevens也鐵了心的不讓David Lee出賽,從未出賽的理由中就可以看出CBS是個公關高手:「David Lee在聯盟很長的時間..我不能在球賽結束的垃圾時間禮讓他打個五分鐘或是四分中。」

完美的無懈可擊。

對任何身穿過綠衫的球員,我們都應該給他該有評價與掌聲,即使是從一開始就注定是場悲劇的這個實驗。

小球的比重增加 - 出場組合的變化

從一月十日David Lee打完最後一場身穿綠衫的球賽後,塞爾提克的打法開始正式也明確的往小球一端傾斜,這可以從兩個方向來看出。如果我們抓出一月十日之前與之後最常出現的二十種上場組合做比較,會發現在一月十日之前的組合中只有兩個組合是只有一個長人在場上,分別排名第七與第二十。而在一月十二日之後,一共有六個小球組合出現在前二十種上場組合之中,無論上次數與時間上都要遠多於David Lee被冷凍之前。



如果再細看這幾個組合,會發現除了兩個七呎長人Olynyk與Tyler Zeller出現在第二個名單組合之中外,在一月十二日之後的六個組合中有五組出現了在一月十日之前未曾包含在其中的名字:Marcus Smart,從這裡可以看出健康的Smart對總教練Stevens打小球體系的重要性。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這幾個小球戰術的組合也不難發現塞爾提克的小球體系最大的缺點在於身高,原本塞爾提克的控衛Thomas與得分後衛Bradley就已經分別比對手矮上三個頭與一個頭,再擺上六呎四吋的Smart打小前鋒與六呎六吋的Jae Crowder打大前鋒,都各分別再比對手小上一個頭。如果再考慮打中鋒的Johnson與Sullinger都只有六呎九吋,而身高七呎的Olynyk的翼展也只有六呎九吋,身高成了塞爾提克在攻守兩端最大的罩門,而Crowder遇上強力型的前鋒往往只能認栽犯規收場的畫面也屢見不鮮。
小球的比重增加 - 球員出場時間的變化

另一個可以看出小球比重增加的切入點在球員於David Lee被冷凍後的出場時間的變化。如果我們將塞爾提克的主力球員分成前場與後場兩組,可以發現前場有六位球員分食兩個位置,而另外五位球員則分攤三個後場的位置,這一點在開季分析中也有提及。



但從上表可以發現在David Lee被移出球員名單後,雖然前場的球員從六位降為五位,但這五位球員的整體平均出場時間卻沒有增加,反觀後場在同一個時間裡五位後場球員的出賽時間卻增加了5.9分鐘,球隊的重心的移轉相當的清楚。這中間還沒有考慮到六呎十吋的Jonas Jerebko實際上常扮演小球戰術裡的大號前鋒這一個變相的小球打法。

進一步來觀察,會發現塞爾提克的兩個先發長人Johnson與Sullinger的出場時間都減少了超過兩分鐘,其中Johnson的得分明顯的下滑,平均只有6.3分,而Sullinger的得分雖然因為兩分球的投籃命中率提升而小幅上升至10.4分,但他的籃板卻大幅減少了1.3個。另一個主力長人Olynyk的出賽時間也減少了一分鐘,但拜他的三分外線投射準度大幅提升,讓他幾乎成為這一段期間裡最搶鋒頭的長人,45.8%的三分投射準度讓他一度被認為應該參加明星周末的三分球大賽。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對注意塞爾提克的球迷而言,也許也會注意到在明星賽前的六場比賽裡Olynyk的三分球只有投23進5,或是21.7%的命中率,在這六場比賽裡Olynyk的平均得分降至8.9分,場上發揮的影響力也大幅降低。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此之前的十一場比賽裡Olynky的三分球是驚人的投36進22,高達61.1%的命中率,三分球的準度幾乎是他場上存在感的唯一來源。

另兩位長人裡,跟David Lee一起被拔掉開幕後先發地位的Tyler Zeller時間依然不穩定。雖然對尼克隊時有本季新高的26分32秒的出場時間,但這主要是因為總教練Stevens較早讓Olynyk從板凳上場替補來防守尼克隊的靈活長人Kristaps Porzingis,原因後面會再詳述。更重要的是即使Olynyk在上場三分鐘後就吞下兩犯(兩犯間隔不到40秒)也沒有被換下場休息,讓他在過40秒後又吞下第三次犯規,但還是沒有離場,總教練Stevens讓他又多打了三分鐘才因為第一節槍響而自然退場。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三犯壓縮了Olynyk之後的出場機會,也讓Zeller有意外的出賽時間,才有他力抗大中鋒Robin Lopez的表現,與本季唯一一次雙十演出。

另一位原本就穩定在調度名單中的長人Jerebko增加了將近三分鐘的出場時間,除了他非常適合在快節奏的比賽中負責防守對手的搖擺人或是小號大前鋒外,他在一月十二號之後的三分球準度由原本的39.4%再提升為全隊最高的46.7%,如果不健忘,上個球季裡Jerebko就是CBS戰術底下最成功的活棋之一,他的外線與靈活度對塞爾提克的戰力是有顯著的效益。

後衛正式成為球隊重心



相較長人,從上表可以發現塞爾提克主力後場的出賽時間不但幾乎持平,先發的得分後衛Bradley甚至更增加了4.7分鐘,是全隊唯一一位出賽時間超過35分鐘(36.1)的球員。另一位有顯著增加上場時間的是終於擺脫傷痛困擾的二年級後衛Smart,他的出賽時間不僅增加了2.5分鐘,甚至超越了搖擺人Evan Turner的出場時間。

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進一步觀察其中的數據變化,會發現這五位球員的各項如得分、助攻都隨著小球戰術比重的增加都有所成長,最多的是Smart由8.3分大幅增加至11.3分,而且五人的平均得分都達到二位數,跟前場有著完全不同的趨勢。此外,五位球員的投籃命中率也因為節奏拉快而有所提升,除了原本投籃低迷的Smart在進步後勉強達到四成外,其餘球員的投籃命中率都在水準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塞爾提克的後場球員的三分球命中率的增幅與準度都遠不如兩位長人Olynyk與Jerebko,這點與一般的小球戰術特別強調後衛球員的三分準度有明顯的不同。

也由於塞爾提克的球員功能性分明,讓教練團在調度上有更多的彈性,例如要追分時能夠讓Thomas、Bradley與Turner一同登場,需要防守時則可以擺上Bradley、Smart與Crowder,雖然身高同樣矮小但卻有完全不同的戰略意義。
但另一方面,雖然Smart在場上的小細節上在最近的幾場比賽裡有所進步,但在數據上,Smart也僅僅是從很糟糕的命中率脫離出來,距離第二年控衛該有的進步幅度還有相當遙遠而漫長的距離,塞爾提克用第六順位挑選他的預期可不只是體能更好的Erick Strickland而已。

小球戰術極小化Stevens在調度上的缺陷



▲ CBS的身價隨著戰績而揚升(Zimbio/Elsa/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但整體而言,小球的實驗對目前的塞爾提克而言還是利大於弊,至少球員的拼勁與纏功讓對手的進攻出現當機狀況的機率大增,也掩蓋了總教練Stevens在場上的缺點。過去這兩年半裡CBS最常被我批評的有兩點:一是他喊暫停的時機總是在戰況已經無可挽救的時刻,另一個則是他對臨場防守陣容調整的反應太慢。

請繼續往下閱讀
Ads by

在塞爾提克端出比小球更小球的陣容之後,往往考驗的反而是對手教練的應變能力,特別是四個比矮將更矮的小不點瘋狂的緊咬著球不放的積極態度,常能夠讓塞爾提克在短時間裡追上大比數失分或是拉開比數,考驗的反而是對手喊暫停的時機掌握,考驗CBS的機會減少。

但當情勢對塞爾提克不利時,Brad Stevens的暫停問題還是存在。

這樣的塞爾提克風格的小球戰術最大的問題就是早前提過的身高問題,這可以從輸球的兩場比賽裡看出些端倪。對魔術隊的比賽裡,魔術隊在控衛Elfrid Payton表現不佳下捨棄傳統陣容,大膽的改用六呎七吋的Evan Fourmier來控球,六呎八吋的Mario Hezonja與六呎九吋的Tobias Harris來主打搖擺人位置,搭配上兩個二線長人Jason Smith與Aaron Gordon,這樣看似違反各種法則的陣容卻意外的打到了塞爾提克的痛腳。

魔術隊的三名搖擺人無論在速度與靈活度都不比塞爾提克的小號陣容差,身高的差距讓塞爾提克的小球陣容在進攻端討不了便宜。兩個長人Smith與Gordon雖然不起眼,但他們隨時在場上都有一個人占有身高優勢,迫使塞爾提克必須不斷的用Thomas來回身包夾禁區,於是第四節連續三個在Thomas腦袋瓜上出手的三分球就將塞爾提克給送進了墳場,當總教練Stevens發現苗頭不對喊出暫停再擺上雙長人時,已經為時已晚,而變陣後魔術隊有身高優勢的三個搖擺人還是吃定了塞爾提克矮小的後場,最後輸得一點也不冤枉。

請繼續往下閱讀

防守陣容的調整上,塞爾提克在一開賽的防守對位問題依然存在。例如對上尼克隊時,塞爾提克在開局堅持用體型明顯比開季發胖的Sullinger去對付身高有優勢又堪稱是當今最靈活的長人Porzingis,Sully悲慘的完全無法跟上對手鬼魅的移動步伐。而另一邊的尼克先發中鋒七呎硬漢R.Lopez則頻頻單吃對抗性較差的Amir Johnson,讓防守評價較佳的Johnson只能早早退場換上Olynyk來替補。雖然Olynyk也以靈活著稱,但卻完全不是Porzingis的對手,很快在第一節就吞下三次犯規,但Olynyk上場後自然的讓Sullinger移防Lopez,在力量對抗上沒有落後太多下,換人之後的效果抵銷了KP的威脅力,才瞎打誤撞的化解了禁區的危機,接下來就換成尼克隊無法通過塞爾提克小球的考驗而吞下敗仗。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另一方面,總教練Stevens是有自己的一套防守配對思考。基本上他極力避免讓五呎九吋的Isaiah Thomas去面對對手擅長切入的球員,通常這意味著他不會去防守對方的控球後衛。這主要的原因應該是Thomas在擋人後的判斷與應變能力不佳,小號的身材讓他在穿越人牆上的能力不足,造成擋人之後往往就是對手控衛直接闖入禁區的難堪局面,因此塞爾提克會讓Bradley去換防對方控衛。而另一方面,CBS也愛讓Thomas去防守喜歡靠著身高做單打的球員,因為事實上Thomas雖然只有五呎九吋,但他被對手Post Up成功的機率卻不比一般的後衛來得高,這是因為大多數人都忽略了Thomas有185磅重。

如果你還不清楚,公牛隊的主控Derrick Rose有六呎三吋高,但體重也只有190磅重,而六呎的Chris Paul更只有175磅重,紮實的體重讓對手想拿身高來單打Thomas並不是一件聰明的事情。例如最後一場比賽裡快艇隊的老將Paul Pierce幾度要拿球從罰球圈頂來單吃Thomas,但一次球被Thomas快手抄走,另一次硬上被吹了進攻犯規,都討不了便宜。
在這樣的防守設計下,你會發現自己的控衛在Bradley的防守下其實討不了便宜,這點老朋友Rajon Rondo最明瞭,而面對Thomas的單打則可能因為貪攻反而打亂了球隊的整體進攻節奏,讓塞爾提克掌握了節奏。

小球戰術不僅讓塞爾提克比正常陣容更小號的球員能夠將節奏拉得更快,發揮球員的的長處並將球隊的缺陷藏於其中,其實也讓總教練Stevens在場上的調度弱點降至最低,這是之前始料未及的一點。

小球是Brad Stevens的極限?

明星賽後接下來就是交易大限的來臨,在明星賽前塞爾提克幾乎跟市場上所有放上檯面的禁區球員都有謠言的聯結。Dwight Howard、Al Horford、DeMarcus Cousins等長人幾乎都有塞爾提克參與其中的身影,只是如果David Lee無法融入教練Brad Stevens的系統裡,那這些長人是否能夠融入系統,或是讓塞爾提克為他們改變系統都還是未知數。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經過這一個月的高潮迭起,不難看出總教練Stevens是個非常傑出的小球教練,同時有非常優異的戰術涵養。但從另一方面來看,打從Butler時期開始Stevens手中就未曾有過明星等級的長人,而在這個上半季裡David Lee的實驗已經宣告失敗,過去兩年半裡Sullinger的進步幅度遠不如預期也已經成為事實,而另一個暑假補進的長人Amir Johnson的進攻數據是他過去五年來最糟的一年,所幸他在防守端展現了從暴龍隊改由Jonas Valanciunas主打中鋒以來最好的表現。

補進比我們手上等級更好的禁區球員並不失為測試總教練Stevens的系統是否能容下真正的長人的一個好方法,畢竟從NCAA到NBA,CBS手中都沒有一個真正有威脅力的長人在陣中,就此就認定Brad Stevens無法運用長人也失之武斷。

但在補強內線長人的同時,也許塞爾提克的總裁Danny Ainge可以考慮替CBS找來真正穩定又具有高度的外線射手,目前全隊只有Bradley一個能夠稱為射手,由這一個月的表現,外線的投射能力對塞爾提克的表現有著決定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