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臺灣學生籃球的季節討論,假設6月中開始、7月、8月是準備期,9月、10月到11月中的預賽是鍛鍊期,然後11月中到12月、1月底農曆過年前稱之為調整期,最後2月、3月到4月中稱之為比賽期,4月中到5月、6月中稱之為休整期來說,鍛鍊期該注意那些事項,可能是許多籃球教練的盲點,以下討論。
『鍛鍊期常見問題』
多數籃球隊在鍛鍊期往往在暑假的準備期,打完邀請賽或打完杯賽發現,基本動作不夠紮實、球員身體對抗性不足、球員心理成熟度不夠、主力球員缺乏霸氣與缺乏獨當一面能力、球隊單打過多並且成功率不高、準備期強化防守效率不彰等,哇,這麼多問題該怎麼辦?以上問題,後面會逐一討論;現在的另外問題是,進入鍛練期了,籃球隊的綜合問題,籃球教練開始整合了沒有?
請繼續往下閱讀
Ads by
由準備期觀察,球隊幾個系統戰主軸,怎麼樣規劃與設計?
由此,準備規劃的小組進攻裡,比較優秀突出的某甲、乙、丙等主力,是否該召喚他們參加教練團領導會議,來決定今年度的攻守戰術策略?然後由準備期行事,球隊的目標設定要不要做些微修改?
『基本動作不夠紮實』
在這裡很多籃球教練往往忽略一個概念,就算是貴為職業籃球選手,他在準備期都仍然要操作籃球的各項基本動作技術;因為,基本動作越熟練,球場反射應變能力越強;也就是,一個籃球選手到退休以前,基本動作的練習是一刻都不能停歇。
因此,從高師大男籃一趟台北巡迴以賽代訓裡,所發現運球、傳球、個人防守以及個人進攻等基本動作不夠紮實等問題顯示,基本動作還是要繼續操作、一再複習;提醒的是,就算球隊進入鍛鍊期,這些基本動作還要繼續操作,不能因進入鍛鍊期就拋棄基本動作訓練。
所以,繼續安排個人基本動作練習;只是,須要把比例、時間縮減一些,好挪出另外時間去學習與練習,原來規劃的進度:小組進攻與小組防守、機遇戰銜接、破釘人與破區域防守系統戰等。
『球員身體對抗性不足』
球員身體對抗性不足,經過觀賞錄影帶與球員訪談後覺得,主要在於球員身體普遍單薄,加上營養熱量吸收不夠、重量訓練不足,以及平時訓練的質與量不足等等,所以才會在北上巡迴比賽裡,面對SBL球隊以及台科大、台師大等優秀球隊,就把球員缺失突顯出來。
請繼續往下閱讀
改善方法,首要教育全部外食的球員,如何從三餐飲食裡恰到好處的補充熱量與蛋白質等,去提升身體器官的肌肉量需求,進而改善身體的厚度;既然肌肉的構成物質是蛋白質,除了鍛鍊之外,你籃球選手假如瘦骨嶙峋的缺乏蛋白質,要盡職於競技籃球就心有餘而力不足、並有所畏懼身體接觸了。
重量訓練須要逐一針對球員身體個別差異,予以規劃、循序漸進改善;假如球員的重量訓練不足,或者球員沒有按部就班操作,要提升身體厚度、要提高身體的對抗性等缺失就有些困難。
至於平時訓練之質與量,教練團該教育並提醒球員「盡力」是,提供身體對抗性最佳方式;自己球隊的訓練過程,假如不能盡力、畏首畏尾的擔心身體接觸、畏懼碰撞、不好意思貼身等,球員相互之間的身體都沒有接觸習慣,球員抗壓性怎麼會進步?
『球員心理成熟度不夠』
球員心理成熟度不夠,重點在於各項基本動作不夠熟練,加上身體對抗性不足,甚至於沒有適當的循序漸進安排比賽隊伍等,想當然怯場的心理就層出不窮、不成熟面對球場問題可想而知。
請繼續往下閱讀
基本上,球員假如基本動作不佳,遇到較高層次球員,他當然畏首畏尾;其次,假如你球員基本動作純熟,可是,你的身體是「小一號」的難以和對手相抗衡,未戰先衰、未戰豎白旗也是合情合理。
因此,腳踏實地在基本動作練習量上充分準備,並且將球員的身體素質(體能)充分鍛鍊,然後學習與練習小組的攻守技戰術,教育球員攻守上多採用小組與團隊的戰力去面對對手,最後適度的安排恰如其分的比賽隊伍,讓球員循序漸進的在技術與心理上逐漸進步、適應等,這將會是改善心理不夠成熟窘困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