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2015-2016雜談】(6)勇士的小球陣容多恐怖?

先跟讀者說抱歉,這篇雜談因故拖延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完成,文章的內容大概橫跨了一個半月,所以有些主題跟數據可能都跟當下有些脫節,因此這篇文章在每個段落我都會來註記段落完成的時間點,避免讀者閱讀上的誤會;這一篇我們會來談談快艇隊那先發陣容中名字最少人知道的那位,還有Ish Smith給76人帶來的影響,Cory Joseph給暴龍帶來的幫助,然後也回頭去看看為何在交易大限前,老鷹會傳出要交易掉Jeff Teague或是Dennis Scheoder,最後來從數據上看看勇士的小球陣容。


一、快艇新風貌─Luc Mbah a Moute(撰文日:1月12日)





日前Doc Rivers說球隊已經確認本季會給予筆者也是第一次打完他全名的Luc Mbah a Moute,這個被公鹿在2008年以第37順位選上,6尺8吋來自喀麥隆的前鋒(另外一個來自於喀麥隆的NBA球員則是Ruben Boumtje-Boumtje),完整的保障合約;他本季在快艇雖然已經有22場先發,但是上場時間只有14.6分鐘,即便換算成PER36的數據,也只有9.3分、7.9籃板。


很顯然地,他的貢獻在於防守,本季在他防守對位下,對方球員的投籃命中率會比平常低6.7%,這是非常大的差異,他的身材跟體能也讓他能防守多個位置,他在場上場下時,快艇的攻防效率分別是111.0-96.6跟103.6-102.6,他是那種在場上能默默做著許多數據看不出來、卻對於球員有很大幫助的各種小事情的好球員。


當然,他在進攻端缺乏技巧這絕對是個問題,但是對於快艇來說,他們好像不太需要擔心缺乏進攻武器,換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如果Moute能夠培養出些進攻武器,以他的身材條件跟防守作用,我們看看上個夏天Al-Farouq Aminu跟拓荒者簽下的合約,恐怕Moute就不是快艇能用區區的1.3M簽下來的球員;不過上季在76人開始,他似乎開始嘗試增加他三分球的質跟量,如果他真的能在接下來的賽季中更多地展現一些基礎的外線能力,我們得更加地多注意他。


(本篇參考自:http://goo.gl/gPB4Yb)


二、Nik跟Ish的化學效應(撰文日:1月15日)

請繼續往下閱讀

請繼續往下閱讀

Ads by





自從76人擺爛過頭被聯盟處理,引進了Mike D’Antoni當首席助理教練,並且交易來本季季初在紐奧良鵜鶘,頂替受傷的Tyreke Evans跟Jrue Holiday擔當主力控衛表現優異的Ish Smith、並且釋出Tony Wroten後,76人的比賽至少在進攻層面有了很大的改變;如果關心76人的球迷,應該有印象上季Smith給Nerlens Noel在進攻端帶來的振奮跟表現,而這季大家也期待他來到後,能重新帶給Noel跟Jahill Okafor新生命。


不過,目前為止最大的受益者,看起來可能是上季的樂透新秀,來自密西根大學、第8順位被國王選上,然後為了清出薪資空間被交易到76人,6尺6吋高的射手Nik Stauskas,他生涯在NBA的表現離射手還差得很遠,投315中100、31.7%的外線命中率跟射手一點也搭不邊;但是自從Smith在12月26日來到費城登場後,Stauskas每場26.4分鐘,可以出手4.4次、命中1.9球,有高達43.2%的三分命中率。


如果我們更進一步地來看,這段期間中他透過接到Smith的傳球出手的三分球,每場是1.2次、命中0.5球,有41.7的命中率,在76人的所有控衛中,比起T.J.McConnell的27.4%、Isaiah Cannan的26.7%,都好上許多;有著更好的攻防體系,更穩定的陣容還有更完整的功能,年輕球員們可以一邊發展、一邊清楚定位,Smith的到來是不是能讓更多的76人球員,在進攻上有所穩定,值得我們繼續觀察。


三、板凳上的Cory Joseph(撰文日:1月28日)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即便Demarre Carroll表現不如預期還受傷長休,暴龍隊現在在東區穩坐著老二的地位,這背後有很多原因支撐著,像是Kyle Lowry跟DeMar DeRozan那極具主宰力的後場組合、排名在前段的防守表現,當然也不能忘記他們在自由球員市場斬獲的球員的表現,包括了Luis Scola、Bismack Biyombo,尤其是Joseph,若非馬刺隊要做出許多大動作迎來LaMArcus Aldridge,他大概不太有機會來到暴龍。


當初暴龍是放棄了蠻高效能的兩個替補後衛(暴龍上季板凳得分38.6排聯盟第5),Lou Williams跟Grevis Vasquez,才有這樣的空間找來家鄉球員Joseph,這當然有些風險跟壓力,但Joseph用他在馬刺成功的經驗、防守還有穩定的表現,完成甚至超越了這項任務;他不是Williams那種微波爐型得分好手,他本季用45%的命中率拿下8.3分,27%的三分球命中率看起來不理想,但他在近框高達66%的命中率,提供了本季得分火力減弱的暴龍板凳一個最基本的支撐。


在防守端他用判斷、拚勁來彌補他不足的運動能力,他的防守效率值97.6在暴龍的輪替球員內排第二,但他最重要的還是他的組織能力,每場3次左右的助攻看起來不怎樣,但2.2的隊上最好助攻失誤比,則在失誤偏多的暴龍陣中相當醒目;他也許沒有什麼亮眼的數字來替他宣傳什麼,但他的多功能、穩定而全面的球風,而且才24歲、在自己家鄉打球,他是暴龍本季的最佳第6人,也是未來這幾年這隻加拿大球隊後場穩定的基礎。
四、老鷹有什麼交易Teague或Schroder的動機呀?(撰文日:1月28日)
近來傳聞說老鷹打算把他們陣中的兩個控衛Jeff Teague跟德國軟豆Dennis Schroder擺上交易檯面,這立刻引來很多的質疑,甚至認為這是否老鷹要拆掉現有陣容,但是在我看來,這毋寧是老鷹認清了東區的現況跟自己的處境;怎樣的現況?LeBron James的騎士在他回到地球大氣層內之前,大概這兩季都還會是老鷹無法撼動的對象,以及在這種前提下,老鷹要盡量避免再一次像DeMarre Carroll這樣,養成後走了什麼都沒拿到的例子,之所以要說是這樣的前提,因為上季老鷹有充分的理由去拚一次季後賽。


我們先順著時間軸來走,老鷹在這季結束後,要先處理Al Horford跟這季打出身手的Kent Bazemore的續約,然後他們要決定是否跟Schroder(喔,還有Tim Hardaway Jr.)達成提前延長合約,如果沒有達成延長合約,那在2017年,Paul Millsap(他2017-2018年是player option)、Teague、Schroder(RFA)、Tiago Splitter、Kyle Korver、Thabo Sefolosha、Hardaway、Mike Scott、Shelvin Mack、Justin Holiday全部都會變成自由球員;以老鷹的市場,要留住這些人,或是找來相同等級的替代名單,恐怕都不是能那麼樂觀期待的事情,因此他們假設這季結束續簽了Horford、Bazemore,那麼他們至少要在Teague跟Schoder之中做出一個抉擇,而相較於身價應該會追求頂級控衛、打進過all-star game的Teague,還受限於上場時間、可以在提前續約時稍微壓壓身價的Schroder,在這幾年來非常強調C/P值的老鷹來說,應該會是優先選擇。


這兩季除非LBJ出什麼意外,老鷹大概都沒機會超過騎士,如果是這樣認為的話,那多留Teague半季、減損他的可使用期間─也就是交易價值,然後下季交易掉之後,Schroder在還沒有完全證明自己擔當先發控衛能力、卻又肯定自己一定會有充分上場時間的狀況下,Harrison Barnes這季跟勇士的來往可以當作一個好借鏡;與其這樣,那倒不如提前利用Teague那俗擱大碗的合約還剩下一年半時,把他交易掉,讓Schroder接受半季先發控衛的考驗,來決定在2017年夏天來到時,他是已經被綁定的核心,還是還需要秤秤斤兩的貨色,那當然如果Schroder能賣到的價格相對更好的話,也不排除賣掉Schroder。


【延伸閱讀】
德國軟豆:http://www.sportsv.net/articles/5356
2015夏天的老鷹:http://www.sportsv.net/articles/17278


五、勇士的小球陣容是否依然恐怖?(撰文日:2月21日)

請繼續往下閱讀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之前在這篇公牛跟勇士的賽後分析當中,有提到勇士有一組非常恐怖的小球陣容,就是Draymond Green、Harrison Barnes、Andre Iguodala跟浪花兄弟Klay Thompson還有Stephen Curry的陣容,上面那篇分析有針對這組陣容在場上攻防運作的一些狀況做解說,那我們現在就來從數據上做解說。


這組陣容目前在27場比賽出現過,使用了130分鐘,是第三多時間的陣容,另外兩個陣容,一個是勇士的先發陣容(Andrew Bogut取代Iguodala,26場、265分鐘),另一個則是Barnes受傷時的先發陣容(再用Brandon Rush取代Barnes,21場、223分鐘);這27場比賽勇士拿下了26場,攻防效率值是142.8-94.7,是勇士使用過超過20分鐘的陣容當中淨效率值最高的陣容(+48.1),也是同樣條件下pace數第二高的陣容(109.08,更高的那組陣容是拿Shaun Livingston取代Barnes,38分鐘的使用時間,pace數是116.19)。


除了打得快之外,打得有效率更重要,這組陣容的EFG%(將三分球權重調整後的命中率)來到了非常誇張的74.3%,TS%(再加入罰球調整)則是76.7%,如果你對於這個數字沒有什麼概念,全聯盟目前每場上場平均超過10分鐘的球員當中,EFG%最高的DeAndre Jordan是69.6%,TS%其他隊最高的則是快艇的J.J.Redick的63.5%。


但除了進攻之外,這組陣容卻同時能在防守端做到下面幾件事情,第一個是保護籃板,這組陣容的籃板率是56%(進攻籃板率則是25.8%),顯現他們除了在進攻端能利用錯位跟速度上的優勢去衝搶進攻籃板外,在防守端也做得相當好;第二個是他們在場上時,對手的投籃命中率只有38.8%,三分球更是只有23.1%,這組陣容在投籃的干擾上也做得相當好。


如果真的要筆者說從數據上來看,這個陣容有什麼缺點,在防守端,這個陣容讓對手有高達37.2%的罰球機率,也就是這個陣容利用犯規來阻擋對手投籃或得分機會的頻率非常高,至於在進攻端,當真的遇到這個陣容時,會不會反而主動對罰球命中率只有60.8%的Andre Iguodada來做駭客戰術,比起讓這個陣容高效率地將球投進籃框,反而損失更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