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禁區進攻(3)

這一篇延續上一篇禁區進攻的步驟以及要點,將探討幾個自行低位進攻時,進攻的方式以及幾個注意要點,可說是上一篇文章中的第四步驟詳細的解說。

首先補充一點上篇沒有提到的一個禁區攻擊的意義,那就是使對手陷入犯規麻煩。籃球不可磨滅的一部分就是身高的優勢,持續的攻擊對手的內線可以使對方的禁區防守球員陷入犯規麻煩以及壓力,這樣會對己方的攻擊有更大的助益。現代籃球較不會有這種狂猛對敵人施壓的情形,因此相較來說會比較少看到內線球員陷入犯規麻煩,也能夠比較長時間的待在場上保護籃框。

身高的優勢就是擺在那裏,這是籃球不可反駁的原則之一。雖然現在的小球風潮雖然利用速度來彌補身高,但其實面對具攻擊力的內線這會被破解的很慘,邁阿密熱火在2013-14兩年的決賽完全拿年邁的Tim Duncan沒辦法、還有這兩年勇士無法有效抵擋高大的內線就是證據。現在小球盛行的原因有一部分其實就是因為沒有統治級進攻型內線可以破解此風潮。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下將針對個人禁區進攻要點做更進一步的探討,禁區進攻始於卡位佔位以及向控衛要球,在低位拿到球之後解讀防守,並根據對手的防守決定下一步。而這時如果決定自己進攻籃框時,需要注意幾點事項:



面框or背框:很多人對低位單打的印象可能是一直運球背靠防守者慢吞吞的磨進去,然後靠近籃框後出招。這的確是最常見的沒錯,不過這只是一種而已。禁區進攻很重要的一環就是決定要面框還是背框,面框通常就是具有速度優勢或是確定自己可以過掉對手時,背框則是力量或身材上有優勢時使用。兩種的技術成分都需求很高,面框需要具備瞬間爆發力或是運球技術、搭配上假動作的使用衝擊籃框;背框則是需要護球穩固,激烈碰撞下依然能夠出招放球,並且對籃框位置的敏感程度要非常的高。聯盟中現在利用爆發力以及速度的面框高手不少,背框利用身材以及力量的高手卻已經寥寥可數了。兩者兼修的高手更是少之又少,筆者個人認為現在面框背框綜合起來技術最好的球員應該是Carmelo Anthony,不論是面框或是背框的得分能力跟手段都非常多非常穩定。

雙手放球手感:低位單打總不能只會一邊而已,因此左右手在籃框附近的放球手感、鉤射等都必須要經過訓練且能在激烈碰撞下依然穩穩地將球放進。

轉身:轉身是背框時非常重要的技巧,可以瞬間過掉對手輕鬆攻擊籃框,但下盤以及軸心腳還有重心的運用必須一氣呵成。

下盤:禁區免不了肉搏,下盤必須穩固的紮根讓自己佔到有利的位置,在碰撞肉搏的過程中也必須利用腳步將對手卡到外圍,轉身時的腳步位置也必須準確地將對手卡在外側讓自己騰出空間出手。下盤功夫以及腳部的札實性是禁區進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對籃框位置的敏感程度:背框時在激烈的肉搏碰撞中出招,很多時候很難確實眼見籃框,這時就是要靠對籃框位置的敏感度以及訓練的手感來將球放進,而這兩者都是必須經過訓練以及實戰經驗才能培養出來的。

Go-to move:低位進攻很大的意義就是穩定的得分點,當然進攻者也就需要一個穩定的得分手段也就是必殺技,在僵持或剛開賽的時候來進行得分期望值高的進攻。每個人不一樣,但極多數的禁區進攻型長人的必殺技就是鉤射jump hook,Shaq、Patrick Ewing都是,其他也有turnaround fadeaway(Kevin Garnett、Kobe Bryant)、skyhook(Jabbar)、45∘Bank shoot(Tim Duncan)等等都是著名禁區進攻名家的go-to move。

Counter:有了go-to move之後,當然也不能只靠一招,在防守者把自己的首選招式堵死之後,就可以使用counter move,通常就是將原有的招式當成假動作,騙開對手之後從另一邊攻擊籃框。最常見的就是所謂的up-and-under,騙起對手後從另一邊鑽入攻擊籃框。



當然也有全面型完全沒有特定某一種招式特別強的,而是完全依照狀況來進攻,各種招式水準也都非常高的,譬如Karl Malone,Kevin Mchale,Hakeem Olajuwon。

這篇主要是探討一些個人進攻禁區時的要點以及招式,下一篇將探討一些常見的招式以及為禁區進攻名家做個基本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