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在焉?由快艇戰拓荒者談技戰術

看快艇隊Chris Paul在第二節還剩下4分43秒,防守拓荒者的Damian Lillard那種「心不在焉」,以致Lillard簡單做個給了就走,就輕易的獲得隊友Mason Plumlee助攻上籃得分,這好像比賽已經沒有懸念的樣子;就讓我們深入討論開錶、2、3號球員專項技巧的接球跳投、控球後衛搶籃板球以及對持(運)球掩護技戰術(on ball screen)。



『第一節:在沒有人疑問的地方思考』

我們那個系籃的帥哥,在上課時很認真學習以外,昨天刻意的問:老師,看你寫籃球專欄發覺,為什麼「您看籃球賽的問題那麼多?」

轉頭看一下咱們帥哥後,不假思索說:學問、學問,就是在沒有人疑問的地方多些思考,讓自己學習並進步咩;好了,你幹籃球教練的,在看籃球賽時,會不會「模擬自己是NBA教練這樣操作呢?」。

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一節還剩下7:57秒時,快艇從後場要進攻,當隊友發球進場要給Chris Paul接球控球推進時,Chris Paul讓球在地上滾,並沒有馬上接球,而是讓球滾到快要到前場的中線附近時,才把球拾起;這個動作有什麼意義?

一、可避免發生8秒沒有過半場的違例事件:從許多控球總慢條斯理,因此無緣無故沒有被壓迫卻發生8秒這種違例事件討論,不要過早把球拾起避免開錶計時是聰明辦法。

二、可獲較充裕的攻擊時間:常態而言,你控球在後場得球,然後推進到前場約略要花費5秒來說,你就是變成只剩下19秒鐘可攻擊時間;可是,你控球假如到中線附近才拾起球,從中線開始計算,則應該有23秒或22秒可攻擊時間,這之間相差約4秒鐘,不可說可貴。

三、以防萬一:延續前述狀態討論,假如可進攻時間是23秒;那麼,假設推演系統戰術(set play)過程,有可能隊員跑錯路線,或者隊員接球時身體重心不穩,進而不能如意攻擊,因此,還要重新佈陣等難以預測情況,這個多出4秒鐘可攻擊時間,不可謂是珍貴。

四、觀察對手防守陣式:這裡對業餘球隊,尤其重要;因為,當你進攻方準備攻擊時,防守方在後場「臨時動議變化防守」,那是屢見不鮮的事。

請繼續往下閱讀



日前在臉書「薪傳籃球教練班」的社團裡提及,最近5、6年,我們與鄭錦和教授、李鴻棋老師等人研究發現,1號控球後衛、2號得分後衛、3號小前鋒,甚至於身兼3號或4號大前鋒等統稱「外圍面框球員」之專項進攻技術,已經有轉變為需要具備「運球攻擊技術」的傾向。

像第一節還剩下5分19秒,快艇得球快攻,2號得分後衛J.J Redick快跑到前場左邊3分線45度位置,在沒有人防守情況下,接獲Chris Paul傳球,並在「快跑中做接球跳投」的專項技術;這是以前我們一致認為的,雙箭頭必須具備的技術:快跑急停跳投。

可是在第一節還剩下2分01秒的時候,你可以發現拓荒者隊的Gerald Henderson在球場右側45度3分線內做一個運球急停跳投命中;從這個技術動作顯示:包含1號控球或者2、3號球員,你必須具備這樣的「專項技術」,而這技術在西元2000年以前,我們是很少鼓勵與提及的。



「控球後衛要不要搶奪防守籃板球?」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因為,過去在台灣的籃球賽裡,我們發現太多控球後衛根本沒有盡職的去,搶下可以搶到的籃板球,不論現在進行的SBL冠軍賽,還是日前舉行的,UBA男籃冠軍賽裡的明道大學控球,甚至於HBL高中籃球賽冠軍賽裡的,松山與南山高中之控球後衛皆然:籃板球掉落在他們身邊的頭上附近,他們幾個控球後衛,竟然都目迎目送隊友搶奪,或者讓對手將籃板球搶走,這真是離譜到家。

請繼續往下閱讀

看第一節還剩下7分26秒的籃板球,以及第一節還剩下3分59秒的籃板球,你都可以發現快艇隊的Chris Paul是移位去搶奪防守籃板球;所以,各位籃球教練們:拜託一下,要求並指導你們的控球後衛,一定要去搶奪任何可以拿得到的籃板球。
『第二節:對持(運)球掩護技戰術變化』

最近二年觀察HBL高中籃球賽,以及觀察UBA大專籃球賽裡發現,台灣的籃球賽越來越多教練已經開始指導球員,「多做2人組合(two man game)」的小組技戰術,而不是一直學習韓國隊的移動機遇戰進攻戰術(motion offense);所以,高中籃球賽與大專籃球賽裡,就經常出現所謂對持(運)球掩護技戰術(on ball screen),以及外側掩護(outside screen;另稱遞手掩護:hands off)等小組進攻技戰術來。

我們現在疑問的是,約莫7、8年前,曾在NBA冠軍賽裡統計,某一場球賽裡雙方總共「出現76次的對持(運)球掩護」的技戰術,並且成功率很高;只是這裡我們存疑是,現代的NBA到底在小組進攻技戰術裡,有沒有變化呢?於是,我們今天選擇第二節比賽裡,對雙方的進攻,做一個統計: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統計雙方總共運用了幾次對持(運)球掩護技戰術(on ball screen)?

二、雙方在施行這個戰術情況下,因此而獲得運球切入上籃幾次?這個切入上籃有沒有成功?

三、雙方在施行這個戰術下,控球者運用了幾次急停跳投?並且成功了幾次?

四、雙方運用了幾次掩護跑位(pick and roll)?並且成功了幾次?

五、雙方運用了幾次掩護切出(pick and split),然後傳導球給掩護後切出者攻擊成功了幾次?

六、雙方運用了幾次對持(運)球掩護沒有成功而需要重新再來的?

結果數據如下:



快艇隊

拓荒者隊

運球上籃成功:2

失敗:1

運球上籃成功:0

失敗:2

運球急停跳投成功:1

失敗:1

運球急停跳投成功:0

失敗:2

掩護跑位成功:1

失敗:0

演護跑位成功:0

失敗:0

掩護切出攻擊成功:1

失敗:1

掩護切出攻擊成功:0

失敗:1

掩護沒成功再重新:9



掩護沒成功再重新:6



成功總次數:4

失敗總次數:3

成功總次數:0

失敗總次數:5

此戰術總次數:16次

此戰術總次數:11次




從以上統計「第二節」在此數據,所衍生出來的訊息相當有趣的是,雙方總共實施了27次對持(運)球掩護技戰術(on ball screen);若以四節計算,雙方應該實施有108次對持(運)球掩護之多。

雙方由此得到運球者攻籃機會有5次,只有2次成功;尤其,這2次還都是快艇隊操作的。雙方由此而得自控球者施行急停跳投4次,總共只有成功1次,也是快艇隊操作成功。雙方操作掩護跑位(pick and roll)只有1次,而是快艇隊成功1次;以上四項統計裡,巧合的,拓荒者隊都沒有成功。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由以上數據,再衍生出來猜測訊息是,快艇隊的持(運)球者,對此技戰術較純熟,拓荒者隊較不純熟;尤其,我們觀察拓荒者隊較擅長移動機遇戰進攻戰術(motion offense),包括使用較多外側掩護(outside screen;另稱遞手掩護:hands off)。

甚至拓荒者隊使用好多空手掩護(off ball screen)裡的上擋(up screen)所致;所以,這裡我們猜想應該是,拓荒者隊的球員特性,較適合使用這些小組技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