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實驗室:馬刺無視主流的進攻風格

開季一個月,在暑假大肆補強的聖安東尼奧馬刺目前以14勝3敗的亮眼成績站穩西區第二,和第一名的勇士以及第三名開始的集團都有一段不小的差距,可以說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自從暑假開始,馬刺隊就被認為需要有一段不短的磨合期,先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要檢視新生馬刺的真正實力,至少要等到聖誕節前後才能看得出來。但能夠在一個月以來打出僅次於無敵勇士的全聯盟第二成績,教練團和球員們也付出了不少努力。確實,這支馬刺和過去兩三年的那支「Beautiful Game」球隊有許多相異之處,這篇文章讓我們來看看,除了球員的異動之外,今年的馬刺跟過去有什麼不同。





(內外火網交織的華麗馬刺進攻球風,本季略有改變。)



走回焦土路線

請繼續往下閱讀


過去兩年的馬刺在進攻上大致上不脫幾項特性:高效率的攻守轉換、執行力強的半場攻擊,透過傳球和掩護找出的外線和開後門空檔,以及從擋切而來的各種配合。這個部份在走掉了善於跑動和配合的Tiago Splitter和Marco Belinelli,引進單兵作戰能力強的LaMarcus Aldridge之後有所調整。整體而言,在進攻上更像是十年前(2005)的那支馬刺,以內線的單打為優先,配上空切和外線射手埋伏。降低攻擊步調,提昇防守強度,用高命中率和堅壁清野的防守來贏得比賽。這部份的轉變顯現在馬刺今年的攻守節奏上。





今年馬刺每場比賽的進攻球權(PACE)是94.5(排名聯盟24),去年則是93.8(排名16),雖然數字變大了,但是受到聯盟整體平均PACE從93.9爆增到96.4的影響,相對的攻守速度還是變慢了。而今年每百回合的得分和失分分別是105.2(排名9)和94.9(聯盟第1),證明了即使攻擊沒有去年猛爆(每百回合得分108.5分),依舊可以擁有亮麗成績。





能夠重拾過去的強悍防守,必須給Aldridge一些肯定。一般認為他和Splitter相比,後者顯然更能夠適應在擋切為主的聯盟。但Aldridge從開季就展現了不錯的防守意識和協防能力,讓Tim Duncan繼續做最擅長的保護籃框。當然去年的年度防守球員Kawhi Leonard並沒有因為今年正式接管進攻而偷懶,依然讓對手不論持球或無球都很頭痛。在開季迄今的比賽中,不時看到先發五人堅壁清野咬住比分,然後板凳暴徒們上來收拾對手的景況。

請繼續往下閱讀




(Kawhi:今年打成這樣,總該進明星賽了吧?)



迥異的進攻風格



這兩三年以來,聯盟主流的攻擊模式是提高快攻、早攻比例,打對手立足未穩;落入半場進攻時,則將出手位置大量集中在籃下和三分線,盡可能以高命中率和高期望值的方式來取分,因此切入、三分球和罰球成為主流的得分手段(所以不要再說James Harden打球難看了,這種哈味風格正是現代顯學啊。)中距離被認為是最沒有效率的出手方式──命中率不高,進球一樣是兩分。身為最早開始佈置底角三分戰術的球隊之一,馬刺自然明白這個道理,但詭異的是,馬刺本季的出手卻有大量是在中距離,完全背道而馳。





火箭自然是這樣潮流的忠實擁護者,今年球季的火箭在出手比例上貫徹了「籃下-三分-罰球」的原則。0-3呎的出手佔了全部出手的29%(聯盟第6),三分出手佔38%(聯盟第1,領先第2的勇士高達3%),罰球數佔出手數的35%(聯盟第2)。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回頭看看馬刺,現在球隊攻擊的前二順位:Leonard和Aldridge,都具有一手在背框後翻身跳投的硬功夫,而不論是Aldridge、Duncan還是David West,也都具備擋人之後外翻接球投籃的pick and pop能力;Tony Parker的帶球急停跳投在開季幾場的迷航之後找回準心,現在連Danny Green也開始做假動作之後帶兩步跳投了(拜託不要!),這支球隊最遵守「籃下&三分」的出手紀律的恐怕只剩下Manu Ginobili,或許可以解釋這位38歲老將在開季的高效率。





(Aldridge:球隊每年給我兩千萬,不會是要我來投中距離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