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運動的可能!球學的籃球生態圈

綠意盎然,漫步悠哉的民生社區圓環裡,藏著一群為著台灣籃球東奔西走,上山下海的熱血青年。扛著攝影機,剪輯影片到半夜;架起轉播台,用網路直播連結全台灣。



用戰術分析程式、網站數據資料庫。成立僅不到三年的「球學」的目標明確而龐大,從建立運動生態系開始、讓人們認識運動的真實價值、從而翻轉運動在台灣的可能與價值。



而這一切,從創辦人何凱成(Cheng Ho)戲劇性的求(球)學生涯開始。



一個靠美式足球打進哈佛的台灣學生

「台灣人太重視『成績』,學科要看成績、體育也要看成績。美國人看得是藉由體育,你培養了什麼能力。」



何凱成從小就是個運動細胞不錯,功課成績普普的那種學生,但在12歲那年家庭發生變故,被住在美國喬治亞州的姑姑接過去教養的他,就此翻轉了人生的可能。

請繼續往下閱讀




「運動最重要價值在訓練過程,Game (比賽)就是 fun 而已。」從中學開始跟著球隊練球,何凱成的性格、價值觀都因為球隊與運動而養成。



高三畢業時,他積極的想盡辦法在那個沒有 youtube、教練也不太習慣使用 email 的時代推銷自己。寄了一大疊的個人比賽錄影帶給各個大學,而他也沒想到的是包含哈佛在內,不少學校都對他產生了興趣。



以華人(台灣人)身分在美式足球有不錯的表現,這時候顯眼與特別反而是好事。哈佛看上的不是他在運動上的突出表現,而是在參與運動時持續成長的過程,以及他在推銷自己時的積極作為。


在哈佛只有三種事情會被趕出去,打架、作弊跟不嘗試。
在運動中培養的挫折容忍力與自信,讓何凱成願意接下進哈佛之前的另一項挑戰。多讀一年高中,在康乃狄克州一所與哈佛有著建教合作的私立高中拼命加強英文與學業能力。達成哈佛的學業標準後,何凱成也達成了12歲時的他可能想都沒想過的目標。



四年生涯,何凱成以台灣人的身分在美式足球發源地哈佛大學拿下兩個長春藤聯盟的冠軍戒指。這段經歷,成為「球學」萌發的種子。





台灣人的球與學
「畢業後到了中國大陸的NFL上班,在那邊面試了很多學生、運動員,跟很多教練、父母接觸之後,我更了解美國學校在尋找的是那些人格特質。」

請繼續往下閱讀



個人求學的經歷加上工作歷練,何凱成看到了學業與運動的交叉點。就讀商學相關科系的他,也嗅到生意上的可能性。於是他回到台灣,希望藉由自身經驗來幫助台灣學生,不但能送學生出國求學,也建立運動最真實的價值。



「一開始的構想很酷,但做法很爛。」



2012 年 9 月回到台灣開始經營公司,雖然經過千辛萬苦的嘗試與推動,理想卻始終沒有追上現實。這次的失敗沉潛,讓他開始找到更具體的方向。



除了學生的垂直升學,球學開始關注讓運動大環境更穩健的橫向發展,改變人們對於體育的概念,讓體育回歸教育。



球學三環-籃球生態圈

「現在是一個分享的時代。」



從學生球員的個人影片剪輯分析開始,到台灣各層級籃球的數據統計與紀錄,再到臨危受命接下今年 SBL 夏季聯賽網路轉播的任務,球學開始發展自己的【球學 Network】。



「舞台原本能見的範圍很小 (只有頂尖的一群),但現在球員會知道,只要上場就有機會被看見,只要有被看見的機會,就會努力加強自己。」



雖然目前這些工作不能讓團隊獲取太多收益,但他們認為,在資源整合的狀況下從大環境著手,幫助各級球隊成功運動生態才會成功。而一個健全的運動生態,才會有更穩定的經營模式。



「腦震盪的問題被發現、被討論很好啊!表示問題才有解決的機會。」談起近日醫學界對美式足球造成的腦震盪話題,不像一般人對於腦部傷害話題的擔憂,何凱成展現出他勇於嘗試的核心價值觀。

請繼續往下閱讀



「球學 Network」,搭配未來希望發展的運動訓練「球學 Training」以及公司創立的初衷「球學 Recruit」成為球學三環。也許團隊目前仍在一邊嘗試、一邊失敗的過程,但球學與何凱成漸漸的試出了更多的可能性。



世界是舞台


「我們要做的不只是個 Business,更是一種 Lifestyle。」「希望人可以藉由運動養成良好習慣,活出最好的自己。」



經過不到兩年的嘗試,球學成長到有七位正職、四位實習生的工作團隊。也經歷過自己沒有想像過的挑戰與舞台,未來更希望立足台灣,放眼世界市場。就像何凱成所說「運動員只要知道自己上場就會被看見,看見就會更努力」的狀況一樣,球學會一直朝著目標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