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in Anderson值得更多上場時間

球季轉眼已經接近尾聲,事實證明2015年的選秀會的確有許多NBA的即戰力球員,大家的眼光大部份都集中在前幾順位的球員中,包括在灰狼打出狀元身價的Karl-Anthony Towns,洛杉磯湖人的D’Angelo Russell雖然跌跌撞撞,但也繳出一定程度的數據,以為會被湖人選到的抑鬱探花郎Jahlil Okafor也能立即為76人帶來貢獻,來自Latvia的Kristaps Porzingis則讓專家跌破鏡片。

而這些備受期待的新秀最需要的又是甚麼呢?
毫無疑問地,他們所需要的都是上場時間與空間去證明自己能夠在NBA的一級戰場生存。


小牛難得的新秀卻苦無上場時間
今年的小牛隊難得沒有把自己的選秀權交易出去,並以自己的第一輪第21順位選了本篇的主角Justin Anderson,Justin Anderson是來自維吉尼亞(Virginia)大學的大三球員,大學時的Anderson前兩年的平均得分都不到10分,分別是大一的7.6分以及大二的7.8分,且這兩年投籃命中率大概都在4成左右,三分命中率也只有3成上下,到了大三,算是Anderson較有進步的一年,平均得分上升了快一倍來到12.2分,投籃命中率來到46.6%,更可喜的是他的三分能力似乎長了出來,三分命中率來45.2%。(三年成績如下表)

Justin Anderson大學三年成績

請繼續往下閱讀

Year

FG%

3P%

PPG

RPG

APG

2012-2013

42.0%

30.3%

7.6

3.3

2.3

2013-2014

40.7%

29.4%

7.8

3.2

1.5

2014-2015

46.6%

45.2%

12.2

4.0

1.7



選秀前的球探報告指出Anderson的幾項優缺點-
優點:
1. 成長中的投籃能力
2. 標準的NBA體型(6呎6吋,225磅,算是相當厚實的體型),大手掌,擁有6呎11吋的臂展,及不錯的彈跳力及敏捷性
3. 能防守多個位置的不錯防守者(SF和SG)



缺點:
1. 沒有一項特別好的技能(就是甚麼都會,但都不夠專精)
2. 控球能力不佳,導致自行創造進攻的能力不足
3. 低於水準的助攻能力



3D球員的潛力
從以上幾點可以發現,Justin Anderson的條件與身體素質十分有潛力成長為近年來聯盟相當風行的3D球員,他自己也朝著這方向邁進,另外他是一個左手球員,而3D球員又是左撇子更是罕見(雖然今年還有一個評價更高的3D左手球員就是Duke大學的Justise Winslow,不過不可能落在小牛的順位)。

Anderson的模板是上季在亞特蘭大老鷹打出了身價,今年夏天剛被多倫多暴龍以4年6000萬美元成功挖角的DeMarre Carroll,這個價碼雖然讓人覺得有點溢價,但也說明了好的3D球員價值相當高,對於小牛而言,除了Chandler Parsons外,並沒有合格的小前鋒,加上Parsons剛從手術中復原,因此能夠在選秀時以第21順位拿下Anderson算是不錯的投資,而Anderson在入隊後在夏季聯盟的表現也是相當不錯的,場均17.5分外加4.2籃板,他也給自己的夏季聯賽打了B+的成績。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場時間太過零碎,沒有機會成長與表現
目前為止他總共上場了37場比賽(1場因為主力輪休的先發),平均一場比賽上場8.3分鐘,小牛全隊最低,他貢獻了2.9分、1.6籃板以及0.3助攻,不過仔細看這些比賽內容可以發現Anderson上場時間超過10分鐘的比賽中總共有13場,這13場平均下來,可以發現他在場上的+/-值是+2.84(相較於其他上場不到10分鐘為-1.13),也就是說,當能夠讓他有較多的上場時間時,他能夠較適應場上環境,並做出貢獻。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牛隊防守的需求
目前的小牛隊,控球後衛先發的是Deron Williams,替補的還有Raymond Felton、Devin Harris 以及J.J Barea,基本上這些球員都是同時打控球後衛+得分後衛,但基本上四者的防守能力及身高都不是得分後衛的水準,因此,對於防守的部分會較為吃虧,此時可以讓新秀Anderson多一點上場時間,畢竟也許進攻他還不太純熟,進功效率全隊最低,但防守絕對能夠幫上忙,畢竟他的身體條件就擺在那裡,更多的上場機會,也可以逐步磨練他的防守技巧並增加經驗,目前為止他在場上的防守效率更是全隊第一的98.4,除此之外如果將數據轉為每36分鐘來看,他能貢獻1.1次阻攻及1.2次抄截的好成績,這個數字在相同位置的新秀中是第一名,甚至好過順位在他之前的Justise Winslow和Stanley Johnson。

超越發展聯盟D-League的等級
這個賽季小牛隊曾經短暫將Anderson下放到D-League磨練,11/21第一場比賽上場40分鐘,用超過5成的命中率拿了34分,馬上又被叫回小牛隊,後來還是沒有太多的上場機會,Anderson又斷斷續續來到D-League,七場比賽下來平均23分、4.6籃板及3.4助攻,更難能可貴的是平均一場只有2次失誤,當然NBA球隊的強度和發展聯盟的等級不在同一個水平,但當一個球員已經統治了較低強度的聯盟,想要讓他繼續成長的辦法絕對是到更強等級的聯盟下打球磨練。
成為下一個Jae Crowder?
當然總教練Carlisle選擇使用較有經驗的球員無可厚非,小牛隊沒有耐心培養自家年輕球員也是事實,但如果因為這樣,而讓正處於球季成長精華期的年輕球員乾坐在板凳上,我想對於新秀的養成絕對沒有幫助,給Anderson更多機會與時間上場,我相信他能慢慢打出他應有的能力,另一方面,看看馬刺隊往往將球員選了後,放在海外磨練個幾年,再開始NBA生涯,絕對有其道理,打了更多的比賽,更能增加對比賽的理解,當然如果選的不是海外球員,也沒有條件把球員送至海外,那與其要放在板凳,有一場沒一場的出賽,不能保證他的上場時間,阻礙他成長,至少也應該讓他繼續在發展聯猛屠殺,這樣還能增加比賽的經驗,相信如果教練願意給這位新秀機會以及信心,讓他放開去打,Anderson有機會成為繼Josh Howard後,小牛自選自養的3D好球員,而不是最後淪為交易對象,到別隊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