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遲暮!傳奇老將們的最後榮光

今年球季聯盟中最大的話題,除了看金州勇士跟Stephen Curry各種不可思議的紀錄以外,就數陪伴我們長達20年的Kobe Bryant宣佈季後退休了。時序進入三月,Kobe的比賽看一場少一場,在為他倒數計時的同時,聯盟中過去呼風喚雨的老將們也正逐漸凋零。到目前為止,在90年代被選進來的球員只剩下12人,細數這些名字,無不是過去擁有豐功偉業的名將,而今不確定還剩下多少時間,讓我們來一一看看他們的近況。



1999年



Elton Brand

距離現在最近的99年,自然也留下了最多的現役球員,為首的就是當年的狀元和年度最佳新秀Brand。這位6呎8吋的大前鋒身高並不起眼,但靠著噸位、一雙長臂和優異的低位技術,在聯盟中縱橫了十幾年。他的進攻籃板、火鍋和中距離是招牌,曾經也是有名的20-10機器,後來受到膝傷所苦,但依舊是藍領典範。公牛出身的他,生涯大部分時間在快艇和七六人度過,今年開季時一度傳出要退休,一月份被七六人簽下,雖然只出賽一場,不過仍有傳承經驗的功用在。生涯兩度進入明星賽,一次年度第二隊。

請繼續往下閱讀





(Elton Brand馳騁沙場多年,造就了成功的矮大前鋒典範。)





Ander Miller

最近轉入馬刺的Miller是當年的第8順位被騎士選上。傳統地板型控衛,視野廣闊、反應靈活,雖然不擅長三分球,但是低位技術在後場球員中可說是出類拔萃。生涯第三年就以場均10.9次助攻成為當年助攻王,生涯累積8497次助攻也是現役球員第一人,史上排名第九。這位低調的強者可說是歷經滄桑,馬刺是他的第九支球隊,除了騎士以外,以在金塊和七六人的時刻較為人所熟知,沒有進過明星賽或年度球隊。





(Andre Miller在金塊時期對西區各隊造成不小麻煩。)





Jason Terry

綽號”Jet”的Terry是當年第10順位被老鷹選上,在2000年前後老鷹百廢待舉的時期也當過一小陣子鷹王,但為人所熟知的時期還是在小牛的八年。原本是控球出身的他,到小牛之後改打得分後衛,盡情發揮砍將本色,在2008-09球季拿到年度第六人,同時在2011年拿到冠軍戒指。近兩年在火箭上場時間也約莫在10分鐘上下,生涯累積2144顆三分球,現役第一。

請繼續往下閱讀





(Jason Terry和他二頭肌上的冠軍獎盃刺青。)



Metta World Peace

原名Ron Artest的他是當年16順位,同樣被公牛隊選上。他應該是這份名單中話題性最豐富的一位,搞怪程度直追公牛前輩Dennis Rodman。新人時期就在練球時打斷了退休中的Michael Jordan肋骨而聲名大噪,原本以防守起家的他在轉到溜馬之後逐漸展現進攻本事,成為場均近20分的全能大鎖。當然,令人印象最深刻的還是2004年秋天的奧本山大亂鬥事件,這也讓他被整季禁賽。離開溜馬後他輾轉經過了國王、火箭,2009年加入衛冕軍湖人,也在當季拿到了一枚冠軍戒指。去年他轉戰中國CBA,還入境隨俗地改名熊貓之友Panda’s Friend。生涯入選過一次明星賽,一次年度第三隊,兩次防守第二隊、兩次防守第一隊,以及2003-04年的年度防守球員。今年再次回到湖人隊中的他,估計會和Kobe一起退休

請繼續往下閱讀





(比起後期在湖人的無厘頭,溜馬時期的Artest算是正常許多。)



Manu Ginobili

在這份名單上,Ginobili的存在是有點特別的。他雖然在99年57順位被馬刺隊選中,但直到2002年才前來報到。這位生涯在國際賽場和NBA殺進殺出的38歲老將,才剛從下體傷勢中復原,一復出就砍了本季最高的22分。早年以鬼之切入揚名立萬的他,近年來在爆發力下滑的情況下,逐漸以組織和外線幫助球隊,但仍然是馬刺板凳重要的供輸者。他長年打第六人,馬刺四度奪冠都居功厥偉,生涯兩度入選明星賽、兩次年度第三隊,以及2007-08球季的年度第六人。



Manu專欄:這個球季,運氣不是重要因素





(Manu的打球風格和各種軼事,註定了他會是傳奇球星。)
除此之外,1999年度選秀還有一位成員仍在NBA體系奮鬥,那就是近日被七六人的發展聯盟球隊簽下的初代大鬍子Baron Davis,不過以他的狀態來看,今年要回到NBA,機會恐怕不高。





1998年



Vince Carter

1998年選秀由當年第5順位的Carter領銜,當時他被勇士隊選上之後,隨即和第4順位的暴龍交易同為北卡出身的Antawn Jamison,當年便以年度最佳新秀開啟了他的加拿大航空生涯。在暴龍的七年,他不僅留下了場均23.4分的成績,每晚上演的飛翔秀更令人難忘。2000年的灌籃大賽和2001年對決Allen Iverson的七場大戰,迄今依舊讓人傳頌,到了籃網和Jason Kidd的三劍客組合,也同樣讓人血脈賁張。歷經魔術、太陽、小牛到現今灰熊的他,還在苦苦尋求生涯首冠。但,即使指上猶虛,完全無損他的地位。生涯八度明星賽,一次年度第三隊和一次第二隊,累積三分球1911顆,現役第三;總得分23800,現役第七。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即使今年Zach LaVine演出傳奇灌籃,恐怕也難超越Carter的地位。)



Dirk Nowitzki

98梯的來頭一個比一個大,接下來的是當年第9順位的Nowitzki。選了他然後拿去交易Robert Traylor,這可能是公鹿隊史上最蠢的事情之一(不過想當年他們也把Jabbar交易掉)。這位已經踏入名人堂的德國坦克,已經和達拉斯小牛劃上等號,豐功偉業無須多言,戒指、個人成就、球隊貢獻無一不缺。生涯13度入選明星賽,三次年度第三隊、五次第二隊和四次第一隊,可能是籃球史上最偉大的歐洲球員,2006-07賽季的MVP以及2011年的冠軍賽MVP。累積29106的生涯得分,沒有意外的話將是下一個三萬分的挑戰者,一個會讓你我慶幸有看過他打球的人。





(無視對手的二樓投籃外帶單腳後仰,能守住Dirk的只有他自己的手感。)







Paul Pierce

排在Dirk後面可能會讓他的光芒黯淡一些,但Pierce同樣會被歷史記住。這位第10順位被塞爾提克選中的小前鋒無疑是綠色王朝最典型的接班人。身中九刀依舊打死不退,在冠軍賽坐輪椅回歸的故事讓他的球員生涯增添許多傳奇色彩。在波士頓打了15個賽季,從球隊黑暗時期不離不棄,終於在2008年奪冠。Pierce強壯的身體、爛仗打法以及純熟的後撤步跳投是註冊商標,而大心臟更讓他成為許多球隊在關鍵時刻最害怕的殺手。生涯十次入選明星賽,三次年度第三隊和一次第二隊。2008年的冠軍賽MVP,累積2116顆三分球是現役第二、史上第四,26226分現役第五,同樣是一支腳已經踏入名人堂的傢伙。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個球風活像公園阿北的男人,擁有小前鋒所有的進攻武器。)





Nazr Mohammed

今年38歲的Mohammed可能是這份名單上星度最低的傢伙。事實上,他也是前兩天才被雷霆重新簽回,當年第一輪29順位被爵士選上的他,終其球員生涯都是以紮實苦工和老用藍領聞名。從來不是什麼明星球員,生涯成績不過5.8分、4.7籃板,但因為樸實的打球風格和更衣室領袖的特性,讓他即使流浪各隊,卻從來不缺工作。默默地也來到了生涯第17季,曾經在2005年隨馬刺奪冠的他,希望在雷霆能夠再償所願。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馬刺暗黑交易特別篇:恩斷義絕





(馬刺的2號以後說不定不會再有別人穿了。)





98年選秀還有兩個值得一提的傢伙:Tyronn Lue和Sean Marks在今年季中分別上任騎士主帥和籃網GM,年紀輕輕就擔綱大位固然值得慶賀,但也更顯得上述還在球場奮戰的老將殊堪不易。





繼續往前數,還在球場的也只剩下三個人了。97、96、95年各一人,這三個人一來沒什麼詳細介紹的必要,二來如果單純用數字表達其功業,似乎顯得平淡無奇,因此我試著以文字來描述我對他們的想法。





1997年



Tim Duncan

97年選秀狀元,讓馬刺強盛近20年的始作俑者,從新秀賽季開始就沒有進步過,曾經在大庭廣眾下說出NBA史上最大謊言「未來是你的」,還處心積慮研究被吹技術犯規的各種方法。
說實在,描寫Duncan意外的難,除非有人想要看我另外再寫個五頁……我們還是先借用現成的文章好了。



馬刺連17季50勝,聖城媒體向ESPN宣戰

難以再現的微笑,Duncan和Crawford

年度隊友獎的背後,是始終如一的Tim Duncan

Duncan讓Griffin成為更好的領袖





(身為不老實佛,比賽前冥想片刻,也是很合理的。)



1996年



Kobe Bryant

其實以下這兩位才是這篇文章的主角,站在馬刺迷的角度,Kobe確實讓人又愛又恨。三連霸時期,好不容易在內線稍微牽制住了Shaquille O’Neal,卻要看Kobe無情地肆虐馬刺後場。馬刺最強盛的時期,偏偏湖人處於低谷,等到再度找來雙塔助拳,又換成馬刺進入換血時期;馬刺再起時,錯過2013二代F4交手,就再也沒有機會一決高下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不管怎麼說,你不得不佩服Kobe始終用他的方式來打造一段專屬於自己的時代。Love me, or Hate me並不只是廣告詞而已,這句話之所以如此傳神,就是因為它精準描繪了Kobe的態度:愛我、恨我,我不在乎,我只管站上場的時候,我會繼續以我的方式,一次次地刺穿你的心臟。三連霸時每每在馬刺老邁後衛頭上的跳投如是,面對Bruce Bowen防守時從人堆之中躍起出手拿分如是,就連現在屆退,明知出手沒有機會、明知勝負以分,依舊偏執倔強的強攻,依舊如是。說實在,以前看他不講理出手或是飛扣後的囂張表情,你會發自內心地討厭這個人,而討厭的背後是恐懼,恐懼每一次他在關鍵時刻的拿球。





說實在,比起Jordan或是LeBron James,Kobe一開始的身體條件和發展性確實不算出色(從選秀順位可以看出來)。但他依舊以自己的努力和偏執,讓曾經參與過的球迷永遠記得那個身披紫金球衣8號和24號的狂野飛俠。記得他的囂張、記得他的Love me, or Hate me、記得他的81分、記得他在斷了阿基里斯腱之後,堅持完成兩罰再走下場。你或許不喜歡他,可是你真的會尊敬他。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年湖人打不了季後賽了,多少看一下他最後的身影吧。









1995年



Kevin Garnett

另一個偏執狂,從以前到現在,他始終是那個激情的狼王。年輕時,他無所不能,在球隊沒有其他幫手的情況下,Garnett什麼都來,2004年的MVP,季後賽從控球打到中鋒,It takes Five也不是廣告詞,而是他真實的寫照,灰狼地處的北大荒,更加深了他的孤狼形象。2008年能夠在塞爾提克奪冠,確實也是他努力付出所應得的。而經歷了籃網,再次回到出身之地,著實令人感到欣慰。本季他經歷了恩師Flip Saunders的逝世,加上身體狀況打打停停,雖然還沒有正式宣告,恐怕也是看一場少一場了。





(同樣的球衣同樣的動作,一晃眼就是20年啊……)



看遲暮英雄們繼續在場上奔馳,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一方面,你可以看到他們在體能不如以往的時候,繼續用腦子和經驗來生存,甚至惡整那些飛天遁地的年輕小伙子。這點在Duncan、Ginobili、Pierce和Miller身上表現得最明顯;他們省力地繼續在有限的上場時間裡面,繳出高效能的表現。他們見過大風大浪,知道怎麼調整自己,有著嚴格的紀律和自我要求,能夠留在聯盟而沒有被淘汰,實至名歸。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一方面,你不禁會揣摩著他們的心情:看著自己的身體狀況一天不如一天,看著自己的低潮時間越來越長,看著很多以前輕鬆的動作越來越吃力,甚至得看著自己被不怎麼樣的對手打爆。這對曾經呼風喚雨的一代名將來說,情何以堪?繼續讓他們日復一日地和傷病和越來越長的復健時間中來回的動力究竟是什麼?有的人還在追求冠軍戒指,有的人純粹是不甘心就此離去,有的人一輩子捨棄不了對籃球的熱愛……





細數過去總是令人悠然神往,不管這些球員最終以什麼樣的方式離開NBA的舞台。我想,能夠經歷這段時光,還是很值得懷念的。或許二三十年後,我們會以曾經參與過這段歷史,看過他們活躍而自豪。





那是一個有Kobe、有Duncan、有Dirk和KG的年代。